不破不立。人类历史上四次工业革命,每一次都是因为新技术带来的生产力变革极大地提升了供给效率,促使革命的价值收益远远超过了以往革命前的生产方式。

以往的工业革命都发生在生产领域,印刷业作为服务型行业,发展相对滞后。近10年,伴随着电商包装需求的急剧增加,以及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发展,让柔性印包生产成为产品按需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,适应生态链上最终厂商的柔性印刷品需求,倒逼印刷业头部企业开启数字化精益管理之路,成为印刷业走向工业4.0探索的领军之行。


自动化硬件设备可以采购,但智能数字化体系涉及到企业的运营与管理,印企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做自己企业认为合适的智能化印刷道路。


此次疫情引起的外贸及内需变化,也严重影响到重资产的生产型印企,他们需要重新考虑主要业务来源和发展投资规划。黑天鹅突然出现的状况,倒逼所有印企都在反思如何逆境突围;如何把效率做到极致,活下去且逆流而上!数字化精益管理成为印企提升效率的一致选择。


目前,基于六效的数字化变革成为绝大部分印企的一致选择。这六效就是人效、坪效、机器效率、资金周转利润效率、订单效率和生产运营效率。每家印刷企业规模不同,服务客户不同,业务和产品差异也大,这导致印刷行业没有统一的、可衡量的数字化标准体系,但不同的印企有不同的侧重点,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侧重点,就会有突破。


人效:做减员增效的加减法

人效:即每个人每年创造的收入。人效做得越高,企业的经营效率就越高,赢利能力也越好。印刷企业目前每个月都要算销售额和利润,很容易就可以根据员工人数算出人效来。如何让每个员工都忙起来产生更多效益,是需要且必须用数字化来衡量的。


疫情期间,大量的线上印刷管理讲座和技术讲座上线,对印刷行业的人效提升有促进作用,精明的印企老板和员工利用业务空闲期,提升公司和个人能力。目前上海和广东已经出现若干家印刷专业咨询公司,专做印刷精益运营、印刷人力资源优化的培训辅导,说明印企开始普遍重视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。未来数字化智能印刷时代,无论是轻资产的快印门店,还是重资产的印刷智能工厂,背后都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来支撑。




坪效:衡量运营效率的标尺

坪效:即门店每平方米每年创造的收入。坪效做得越高,经营效率就越高,赢利能力也越好。用一个公式来表示,就是:坪效=线下总收入÷单店总面积。但是行业属性不同,坪效会差异巨大。

疫情下每个门店为了达到更大的坪效,就会选择拓展服务领域,如沈阳蜂快印的Office+、天津好彩与晨光文具的合作等,通过多元化关联业务经营来拓展每平方米营业面积的产出,达到很好的收益。



对于印刷包装企业,其实库存原材料、半成品和成品库存,备件和淘汰设备占据了大量的经营面积。印企通过数字化的库存管理,如自动码垛和AGV小车使用,以及WMS印刷仓储管理系统,来实现库存成本的降低和库存周转的提升,北京雅昌通过供应商纸张的到货时间管理,节约了大量的库存空间和费用。很多时候,省钱就是挣钱。

从人效和坪效来看,中国印刷业的数字化管理势在必行,数字化与精益运营是相辅相成的。

机器效率:效率提升、成本降低 

机器效率有两个方面:技术进步的效率提升、机器运行效率OEE(设备综合效率)。

目前,数字印刷在由静电成像技术进入喷墨印刷技术新时代,新投放到市场的彩色喷墨印刷设备产能在不断提高,未来越来越多的生产型喷墨印刷设备进入市场,并且成为客户的选择,引发数字印刷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和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。
OEE(设备综合效率)=时间开动率×性能开动率×良品率。可以看出设备一天开机多少时间、有效生产时间是多少的数字化信息。因为印刷是重资产投资的行业,核心设备印刷机的效率,对公司的盈利状况影响巨大,印企通过对设备的忙闲进行数字化管理,可以合理安排生产排产,提高生产效率,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。

资金周转利润效率:经济效益才是核心

人财物核心还是经济效益,经济效率包括资金周转效率和资金利润效率。

中国的合版印刷企业可以在24小时内,完成客户下单支付、审核生产、物流交付的过程,这意味着资金周转周期非常高效,这也是合版企业非常注重效率的原因。近几年,合版印刷厂的市场份额扩大速度很快,一年上几台机器很常见。商业书刊印刷厂和包装印刷厂会涉及到账期问题,所以订单的毛利率比较高,但纯利润就需要个别分析了。


订单效率:感受数字化管理的价值

当印企有了人效、坪效、机器效率、资金周转利润效率的数字化数据后,横向和同行比较,纵向和以往每个月及上几年的同月份比较,就能直观感受数字化管理的价值。

但疫情下又有特殊性:当合版印刷厂没有订单时,机器闲置率高了,资金周转率没变,但是每日销售额减少,也带来了每月纯利的下滑,所以联合更多同行实现一站式服务平台,成为很多合版电商的选择。也有一些印企做起了印刷电商平台提升行业订单效率。

生产运营效率:侧重不同、要求不同

小型印企如快印店,更倾向为服务型企业,所以注重人效和坪效,但大型印企,需要综合以上各种效率因素,把人效、坪效、机器效率、资金周转利润效率、订单效率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化管理,提高生产运营效率,建设智能印厂。

智能印厂的基础是数字化精益管理。每个印企,小到门店,大到印刷百强企业,都需要提高生产运营效率。轻重缓急和投入产出比的差异,导致生产运营效率提升,对于大型印厂这个更重要些。大厂重资产靠生产,小门店轻资产靠服务,生产和服务侧重点差异大,导致生产运营效率的要求不同。

目前,大型智能印厂动辄数千万元的投入,但如果后续迭代的人财物储备不足,成功的不会多。由于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和迭代,要求智能印厂的软硬件也需要不断地迭代升级,但这些都要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洞悉能力,所以综合性智能印厂的建设,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升级和迭代的过程。

综上所述,当印刷业整体没有增长空间时,如何能让自己的企业在印刷大市场中,分到更大的份额,就要看印企如何通过数字化精益管理,来提升人效、坪效、机器效率、资金周转利润效率、订单效率、生产运营效率这六大效率了。